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

鼠疫-淺談鼠魚急性細菌性感染


2014/10/03
『善意提醒』
這兩天已經聽到兩個案例了
都是鼠魚缸的急性細菌性感染
腹部出現紅斑或出血狀
大概1~2天就掛了
好發期是春天或秋天
很冷很冷突然熱起來
或者是很熱很熱突然冷下去

善意提醒或建議
春、秋兩季溫差較大時
可以使用廣效性細菌藥預防性下藥
避免急性的細菌性感染
很多時候等到你發現再下藥都已經來不及了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關於鼠魚的疾病
致死率以及傳染力較高的就屬細菌性感染
如同前文所提及
這一類細菌性感染的傳染力很高
而且從發病到死亡中間的時間很短
通常都是發現後再下藥都已經來不及了

根據這幾年的經驗
大致上細菌性感染會發生在下列幾種狀況
1.剛進口的野生魚
        剛進口的野生魚,可能因為國外貿易商、國內盤商處理方式或者包裝寄送的方式,造成鼠魚體表的傷口,包含手撈網或者鼠魚胸鰭硬棘互刺造成的傷口,加上飼養密度過高、水質不潔、或者水中細菌濃度過高,而造成鼠魚的細菌性感染。因此鼠魚進口後的檢疫更加重要,通常我都會在鼠魚下檢疫缸後,隨即下適量的細菌性藥品,一來降低水中的細菌濃度,二來避免看不見的傷口因而感染。

2.春、秋兩季日夜溫差大
        鼠魚的細菌性感染好發期在春、秋兩季,因日夜溫差大而增加感染機率。其實不論任何魚種,都應該要避免短時間內溫差過大,會造成體質較弱的個體因抵抗力降低而感染或發病。我會在春、秋兩季季節交替的時候,所有有放鼠魚的缸子,下適量的細菌性用藥做預防性投藥,避免因未注意而發病倒缸。

3.底砂過厚且很久沒清理
        通常我會建議養鼠魚或異型的消費者,底砂的選擇除了黑土容易崩解不太適用以外,儘量選擇圓潤不帶尖角且中性不影響水質的材質,而且儘量撲薄薄一層即可,撲太厚容易藏汙納垢,而且這一類累積在底砂縫隙中的殘餌、糞便之類的東西,將會變成細菌滋生的溫床,一旦水質水溫有所變化,或者某些體質較弱的個體,就容易遭受感染。如果你因為某些原因而必須將底砂撲到一定程度的厚度,我會建議在利用換水的時候,順便清理部分底砂,降低藏汙納垢培養細菌的機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